WordPress模板网

穷人既没有资金又没有资源,如何创业?

明朝崇祯皇帝虽然勤政爱民,但却是亡国之君。然而,当李自成率大军攻破北京的时候,其实崇祯皇帝大可以选择迁都南京,伺机反攻,这样至少还可以负隅顽抗,甚至可以反败为胜。但崇祯皇帝不以为然,反而把皇族宗室全数杀害以免被外族羞辱,自己就逃到煤山自尽。那为什么崇祯皇帝不愿意迁都呢? 、

  

 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崇祯皇帝对迁都一事没有直接的话事权。虽说明朝皇帝直接统领六部、百司的政务,但实际上许多国家大事都得依靠内阁的“票拟”定夺,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阁大臣的制衡。

  这种情况到明朝晚期更为严重,皇权旁落,表面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,但行政大权已经几乎完全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领导者手上。因此要迁南京,就必须要取得内阁和六部的领导者首肯,在那种危急关头下,若是发生内乱,崇祯皇帝也控制不住局面。

  

  另一个原因就是崇祯皇帝十分注重名声,祖训留下: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若是崇祯皇帝临阵脱逃,那何以治天下?如何对得起太祖朱元璋、成祖朱棣这些文治武功的先帝?同时崇祯皇帝大概心存侥幸,希望清军也像以往一样可以在攻打北京城前议和争取退兵。

  

  说到底,崇祯皇帝不迁都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,一方面是权力不够集中,无法直接指挥大臣和军队,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过于注重明朝天子骨气,宁死不降。倘若他能有半分像太祖朱元璋一样,即使是迁都,又何愁不能收复失地?

崇祯为何落到吊死煤山的地步?

崇祯不去江南有三个原因,第一是不愿,第二是不敢,第三是不能。

为什么不说不愿呢?

因为崇祯这个人刚愎自用,最爱慕虚荣,我们看他主政期间,更换很多内阁大臣好几个内阁首辅,这些人都是饭桶废物吗?显然不是,崇祯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!总想着甩锅部下!

比如崇祯曾有与满洲人和谈的打算,但是这件事泄露出去,被朝中言官指责是汉奸卖国行为。本来这件事应该由崇祯出面解释,从国家大战略的角度说服反对者,但是崇祯自己却“吓尿了”,将奉命办事的陈新甲抛出来当替罪羊。

这样一个人你能指望他承担丢掉京城的责任吗?他不会承担的,所以说他不愿意“迁都”江南。

为什么说不敢呢?

因为明朝末年南方实际上已经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,崇祯后期已经无力指挥他们。

比如襄阳的左良玉,已经与割据自雄的军阀无异,崇祯屡次命他北上与起义军作战,他都阳奉阴违,拒不奉命。假如崇祯南迁,左良玉这种人能服从崇祯吗?崇祯自己心里也没底。

还有东南地区的士大夫文人集团,以东林党复社等组织出现,盘根错节,朝中有高官,民间有领袖,他们控制着东南财赋基地的实权,明朝末年的财政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南地区的赋税收不上来,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这群结党营私的文人集团。

崇祯一旦去了南方,这群人会不会听从崇祯?会不会将崇祯架空?甚至废掉崇祯另立新主呢?

崇祯在北京拥有军权的情况下都治不了这群人,丢掉军权去了南方他们的地盘上,这群人又会如何呢?

所以说崇祯不敢去南方。

为什么说不能呢?

因为崇祯最初没有料到李自成起义军会这么快攻到北京城下,更没有想到北京城会被攻破,他或许还在幻想重演崇祯二年逼走皇太极的北京之战,依靠北京高大坚固的城墙抵挡起义军,然后天下勤王之师云集北京。

但是可惜李自成的大军从西安出发后,一路几乎秋风扫落叶,明朝的九边大军几乎望风归降,除了宁武有强烈抵抗,其余的明军不堪一击。

这是出乎崇祯预料的,而所谓的勤王之师,除了辽东军团吴三桂的四五万兵马,当时明廷在北方其实已经没有可用之兵。

当大顺军围困北京城的时候,崇祯再想跑也是很困难了,他后来让自己的儿子们逃出城想办法去南方做皇帝,结果他的儿子们一个都没跑出去。

明朝在1644年已经被折腾的油尽灯枯,崇祯尚且幻想着扫平大顺击败满清,完全丧失了对于战局的判断力,陷入了自我幻想的境地。

后来李自成围城,崇祯想让百官捐钱招募敢死队,结果百官都不愿意掏钱,崇祯恨死了手下官员,临死前还咒骂“百官误我”。平心而论,这恐怕不能都怨官员不懂事,遇到这种遇事不愿担责任还甩锅的老板,遇到这种志大才疏急火攻心的皇帝,遇到这种对于战局完全失去判断力的无能统帅,任谁也不会给他卖命的(本文作者 老不看三国)。